瑜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2024-04-29 18:37: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瑜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瑜伽体式是为减肥、瘦身、塑性而定的,其实不然。瑜伽体式的目的在于认知自己的身体。以斜板式为例,初学者往往需要依靠外界的帮助(例如镜子或教练)才能做规范,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无法判断身体是成一斜线,还是成一曲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初学者对身体的认知增强了,就能不依靠外界的帮助,根据身体的感觉来判断是否做规范了。

  瑜伽体式修习的是人的第六感。不少人都有一种体验:练习瑜伽后脾气变好了不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第6感增强了,也是对身体的认知增强了。以树式为例,睁开眼睛做树式,一般人都能保持平衡。但是如果闭上眼睛做树式,估计有半数的人10秒就倒,剩下的也少有超过1分钟的。这是因为睁开眼睛做树式,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来判断身体是否倾斜(身体倾斜眼前的景物会移动)。但是闭上眼睛做树式,我们的视觉就无法帮助我们保持平衡了,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难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这时候我们只能够通过感知身体的变化来判断身体是否倾斜。我们的身体垂直90°时的感觉和倾斜到89°时是不一样的,从90°到89°身体是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的,这些变化不属于五感的感知范畴,因此可以归类为第6感。初学者第6感很弱,身体略微偏离平衡位置时,他感觉不到,当他能感知到身体倾斜时,身体已经大大偏离了平衡位置,此时再难调回去,故而10秒就倒。通过瑜伽体式的修习,我们可以增强这第6感。人对情绪的感知亦是属于第6感,人的情绪的产生会带来身体的感知上的变化,例如内心的宁静会被打破。当人的情绪刚刚产生时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这时候身体的变化很细微,初学者难以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当他能感觉到自己有情绪时,情绪就很难控制了。通过增强第6感,我们就能在情绪产生之初就感知到它,进而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在外人看来,这就是“脾气变好了”。

  瑜伽(英文yoga)一词 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 意指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一致/和谐,心灵与身体的结合/一致/和谐,自我与躯体的结合/一致/和谐,三种描述都是一个意思,肉体/身体/躯体为同一物,灵魂/心灵/自我为同一物,表达方式不同而已。答主最早接触的是蕙兰瑜伽,蕙兰瑜伽里用的是自我与躯体,故以下用“自我”与“躯体”来阐述。

  自我指的是真正的自己,躯体指的是自己的肉体,这个用肉体与灵魂估计更好理解。自我控制着躯体,是躯体的主人。自我与躯体的关系就像是骑手与烈马,骑手骑在烈马身上,控制着烈马,是烈马的主人。一切都是来自躯体的,而不是自我,因为只要改变躯体的理化性质或结构,躯体就会不断产生或消除。例如,人肚子饿了会有进食的,这个是来自躯体而非自我,因为只要阻断相关的神经系统,进食的就会消失,神经系统是属于躯体的,阻断神经系统改变的是躯体的理化性质。

  如果错误定位了自我与躯体,误认为躯体的即是自我的,就会不断地毫无底线地满足躯体的,误以为能获得满足。但总是多多益善的,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PP电子APP下载,因为只要改变躯体的理化属性,新的就会产生,而躯体的理化属性是会受外界而改变的。就像骑手把烈马的当成自己的,任由烈马乱窜一样。

  是源于躯体的,要控制,就必须要控制躯体。而要控制躯体,就必须要了解躯体,也就是认知自己。瑜伽体式可以帮助人认知自己,进而控制自己的。

  瑜伽从不倡导禁止一切,因为活着就会有。如果禁止一切,那等待人们的就只有死亡。例如人肚子饿了就会有进食的,如果要禁止一切,那进食的显然也要禁止,那人就只有活活饿死了。

  瑜伽倡导的是控制。人肚子饿了会有进食的,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是可以放任其满足的。但是,如果眼前的食物有毒,就必须要禁止进食的了。

  我们大家都想幸福快乐,但是很多人在追求幸福中反而落得痛苦不幸。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方法全是尽可能多地谋求感官上的快乐享受。但是,从令人愉快的感官经验中获得幸福的分量极为有限,这种幸福极为浅薄,瞬息消逝。因为感官上的享受源于躯体的,躯体的会随着躯体理化性质的改变而改变。肚子饿的时候,吃进美食会有强烈的快感,但是这种快感持续不会超过20分钟,因为随着进食的增加,躯体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让这种快感消失。因为这种快感如果不消失,身体势必会不断进食,使得进食超出身体所需,进而伤害身体。

  《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就是一个追求幸福反而落得痛苦不幸的人,因为他追求幸福快乐的方法全是尽可能多地谋求感官上的快乐享受。上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知识以回报社会,而是为了“出人头地”,“出人头地”本来也没什么,但要命的是他眼中的“出人头地”的标准是有钱有权能满足更多的感官上的享受。被打压到偏远地区后,他的“出人头地”的没得到满足,于是去做最危险的缉毒,参加最危险的行动,成为英雄,但是仍旧没有“出人头地”,仍旧没法肆意满足感官上的享受。他感官上享乐的是如此之强烈,而他又误以为只有满足了感官上的享受才能获得幸福,于是,为了他所谓的“幸福”,他开始走歪路。从践踏自己的尊严开始,进而践踏他人的尊严、人格乃至生命。尽管他一度满足了当初“出人头地”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感官上的享受了。但他却发现,他的却只增不减,一开始只是想“出人头地”,待到成为省公安厅厅长后,发现越来越多,省公安厅厅长的职位无法满足,于是又想着成为副省长。此外,因为走了歪路,违法乱纪了,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以便自己能有机会满足更多的感官上的享受,又产生了更多的,例如杀人灭口等。无论做什么,目的都只有一个:尽一切可能满足自己的。终至东窗事发,用一颗结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第一,他害怕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为了从事感官享乐,他需要获得感官享乐的各种对象(事物)。无论他得到了多少,他的总是永远无法餍足,即总是感到空虚,因此,他总是要求更多的东西,得寸进尺。换言之,他总是担心自己所拥有的还不足够。他还老是担心自己会得不到 追求的新“事物”。

  享乐主义者忧心忡忡的第三个原因是他害怕失去他已拥有的感官享乐的事物。这还包括(但不只限于)他对自己自己死亡的下意识的恐惧,因为在死亡时他所拥有和眷恋执着的一切都会失去。这样一个享乐主义者总是时刻都充满极度惊惶恐惧和心情。

  享乐主义者忧心忡忡的第四个原因是他知道,尽管他成功地获得了人生中的各种感官享乐,却还是得不到满足。这使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是虚度了,缺乏人生的目的——可是,他还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或者对此采取什么措施,于是,他继续试图说服自己和他人相信:自己是幸福的。

  享乐主义者老是忧心忡忡的第五个原因是他失去某些原已拥有的东西。人的一生自始至终总有一些他拥有的事物不断地被盗、遗失、损坏等等。因此,眷恋着这样一些所有物的人就接二连三地体验到恶劣、痛苦的心情。

  忧虑自然否定表现为以下各种情形,或直接引起这些情形:愤怒、懊恼失意、嫉妒、混乱迷惘、说谎、偷盗,等等,有时甚至还引起狂暴的行为。

  这种忧虑及有关的各种情绪(愤怒、嫉妒、恐惧,等等)也会带来种种身体问题和疾病。从消化功能失调到高血压及心脏等等许多疾病和不适,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人潜在所在忧虑、紧张、愤怒、恐惧,等等上面。

  《人民的名义中》,同样是被打压在基层,易学习则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因为他追求幸福快乐的方法不是谋求感官上的享受,而是谋求更多人的幸福,谋求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能实现目标,会很开心,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实现目标,也不会太难过,因为至少为后人进行了一些探索,留下了宝贵经验。能升到高位,会开心,因为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能升到高位,也不会痛苦,因为在哪儿都能为人民服务。于是,他的生活中没有祁同伟的那种痛苦,留下的只有幸福和快乐。

  人的行为的动因大致有2种:利己和利他。带着利己的心态,是难以摆脱种种物质的,到头来反而容易害己,因为出于利己的心态,势必会考虑每个行为后自己的得失,但是未来是难以预测的,眼前的“利己”可能会带来灾难,而眼前的“不利己”在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未来反而能真正的“利己”。例如祁同伟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在走出第一步,决定是否践踏自己尊严时,如果不践踏自己的尊严,凭着自己空荡荡的背景,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的,而践踏自己的尊严,取了梁璐,在可预见的将来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好处的,于是选择践踏自己的尊严,进而一步错,步步错,每次抉择时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终至害人害己。

  人的每个行为都可以源于利他的心态,不求回报的付出都是出于利他行为,例如易学习,尽管他为了老百姓付出了很多,但他从未想过自己能从老百姓身上得到什么。生活中的很多不快乐或痛苦都源于利己心态,而快乐和幸福都源于利他心态。例如,父母为了孩子不辞辛苦地工作,吃了很多苦,这是利他,这样的父母是快乐的。但如果父母因为自己为孩子吃了很多苦,就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就会感到痛苦,因为这样的行为看似是利他,实则是为了满足自己感官上的享受。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自己就会感到不安、恐惧、痛苦,为了避免自己被这些负面情绪困扰,故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真正的幸福是在内里的——真正的幸福是获得内心的宁静。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要带着“利他”的心态去生活,才能摆脱种种物质,进而克服一切与物质相关的负面情绪。

搜索